市场活动

全球市场

热点新闻

  •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《关于促进网络拍卖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答记者问

    2025-01-25

      三★、近年来,网络拍卖新形式不断出现,如何对网络拍卖新形式进行有效监管备受关注。对此★,《指导意见》有哪些规定★?

      三是根据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关要求,《指导意见》首次提出鼓励网络拍卖创新发展的具体意见,其出台有利于促进网络拍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★。

      近期,市场监管总局★、商务部、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《关于促进网络拍卖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
      一是《指导意见》是网络拍卖领域第一个规范性文件,填补了网络拍卖管理的制度空白,首次明确坚持线上线下拍卖监管制度的一致性,要求从事经营性网络拍卖应当遵守现行拍卖法律法规。

      一是加强网络拍卖市场准入管理★。从事经营性网络拍卖活动应当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取得企业法人资格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》取得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《拍卖经营批准证书》★,网络司法拍卖等法律法规有其他规定的除外。通过网络拍卖文物的★,应当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取得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《文物拍卖许可证》,文物标的在拍卖前应当经文物部门审核批准。

      但是,由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》《拍卖管理办法》《拍卖监督管理办法》《文物拍卖管理办法》等制定时间较早★,未对网络拍卖作出明确规定。部分主体资质不合规★、业务开展不规范★、监管制度不完善、诚信体系待加强等问题日渐突出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进一步完善网络拍卖监管制度,规范网络拍卖市场秩序,促进拍卖行业高质量发展,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★、国家文物局★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《拍卖管理办法》《拍卖监督管理办法》等法律和规章,坚持问题导向★,从网络拍卖发展的实际出发,研究制定《指导意见》。

      《指导意见》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》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》等法律规章关于平台责任的要求★,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对压实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责任作出一系列规定,主要包括:一是对平台内网络拍卖经营者的身份、拍卖许可、文物拍卖许可等信息进行核验★、登记;二是对平台内的违规拍卖信息进行依法处置、报告★;三是针对文物等特许经营的拍卖品类,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要完善专业审核能力和内控制度建设,加强对违法违规交易的动态巡查和及时处置★;四是为平台内网络拍卖经营者依法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提供条件,督促网络拍卖经营者公示经营许可相关信息;五是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作为拍卖人开展的网络拍卖业务应当标记★“拍卖自营”,以确保拍卖相关当事人能够清晰辨认。

      答★:“现场与网络同步拍卖”“直播拍卖★”“网络竞价”等新形式、新业态不断出现,网络拍卖活动中★“有照无证★”“无照无证★”经营、虚假宣传、恶意串通★、虚构交易、以假充真、文物拍卖标的未经审核★、拍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★,如何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监管迫在眉睫。对此,《指导意见》提出三方面的要求。

      三是加强网络拍卖监管协作。推动建立拍卖行业主管部门、市场监管部门、文物行政部门间的情况通报★、信息共享★、执法联动工作机制★。

      二是加强网络拍卖活动监管执法。通过加大执法力度★、强化社会监督★,加大许可信息公开和公示力度等措施★,重点规制网络拍卖活动中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★。

      五、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是网络拍卖活动的重要参与者。针对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,《指导意见》规定了哪些具体措施★?

      答:近年来,我国网络拍卖蓬勃发展。截至2023年★,各类网络拍卖活动的年成交规模已超万亿元,成为非标资产交易的重要方式,在盘活存量资产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★、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等方面作用明显,对稳增长、促消费★、扩就业有积极影响。

      二是《指导意见》首次明确了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的主体责任,包括★:全面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》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关于平台责任的要求★,履行对平台内网络拍卖经营者信息的核验★、登记义务,并明确对违规拍卖信息的依法处置★、报告责任等★。

      答:平台具有“市场”和“企业”双重属性,在网络拍卖活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,是推动网络拍卖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参与者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,强化平台内部治理★,对保护网络拍卖当事人和平台内网络拍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,营造安全、放心的网络拍卖市场环境意义重大★。

      答★:规范监管和促进发展并重是《指导意见》的突出特点★。针对拍卖活动法定程序和交易特点★,《指导意见》鼓励模式创新,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网络拍卖基础设施建设、开发全流程网络拍卖系统、研发切实保障竞买人知情权的标的展示产品★。针对网络拍卖特有的平台主体★,《指导意见》鼓励技术创新,引导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依照拍卖法律法规及业务标准★,主动参与网络拍卖市场体系建设,形成良好的网络拍卖市场生态。针对网络拍卖行业高质量发展,《指导意见》鼓励服务创新★,引导拍卖企业进一步发挥市场和专业优势★,创新服务模式,丰富服务场景,拓宽服务内容★,促进网络拍卖专业化、规模化发展。针对释放网络文物拍卖发展活力,《指导意见》鼓励业态创新,推动制定网络文物拍卖相关标准,引导网络文物拍卖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,推进网络文物拍卖与托付保管、在线展示、教育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