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外资企业运营阶段★,陶匡淳建议★,应畅通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的沟通★,完善政府与在京国际商协会的交流机制,及时向商协会宣贯有关外资政策、法规★、市场动态等信息,同时收集商协会及其会员企业的反馈并及时回应,畅通政府和商协会的双向沟通渠道★。建立政府和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★“直通车”★。相关政府部门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,共同搭建外资企业信息共享平台。(经济日报记者 周明阳)
1月13日,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。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委员★、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建议,应优化外企全生命周期服务★,树立北京使用外资新标杆。
为进一步稳固并提升北京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力★,陶匡淳建议,在外资企业准入阶段★,探索出台北京版服务业“负面清单”★。建议率先在服务业领域探索开放,缩短高技术服务业“负面清单★”,深度推进要素开放和制度创新,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,并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深化。
陶匡淳指出,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,外资企业在联通国内国际循环、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纽带桥梁作用。然而★,受国际形势及国内环境变化影响,外商直接投资(FDI)从以往的高速增长进入调整阶段。北京作为全国使用外资的主要省市之一,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★,不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,增强了外国投资者对北京的信心。2024年上半年,北京新设外资企业数量1353家,同比增长75.8%,远超全国增速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