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?开宗明义,无论是拼多多在2023年年末市值超越阿里,还是阿里的市值再度甩开拼多多★,背后的逻辑其实都一样,这二件事反应的均是预期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。毕竟对于投资者而言,一家上市公司目前的赚钱能力固然重要利来老牌国际怎么样★,但更重要的是让投资者相信未来能赚更多★,也就是增速要远比数据更“值钱★”。
AI作为过去两年全球科技圈的新叙事★,对其不闻不问就意味着资本市场可能会对你也敬而远之。再加上★,此前美国不久前宣布将停止对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货物的★“最低限度”关税豁免★,也使得拼多多押注的跨境电商业务被阴霾笼罩★。
此消彼长之下,2023年年末还在同一水平线的阿里和拼多多★,一个乘着AI浪潮扶摇直上★,另一个则因跨境电商的动荡而浮沉。
彼时,退居幕后许久的马云都在阿里内网罕见地发声★,“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听。我更坚信阿里会变★,阿里会改。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★。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,对谁都是机会,也是挑战”★。然而即便马云站出来说话,也没能扭转彼时外界看衰阿里的趋势。
在全球经济环境下行的情况下,主打低价的拼多多确实从阿里和京东的“铁幕”中杀出了重围。以至于在后疫情时期,占领低价心智就成为了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一致的目标★,例如阿里的淘天在2023年提出了“五星价格力”,京东也在同一年将“下沉市场★”列为四大必赢之战中的一员。
可反观拼多多,他们2024年的重点放在了TEMU上,其AI业务上则几乎★“神隐”★。过去两年,国内互联网厂商纷纷入局AI赛道★,从BAT、字节跳动、美团等大厂,到B站、知乎、微博、小红书等中厂,大家都在做AI,可拼多多的AI大模型一直是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”。
可有趣的是,即便是在14个月之后,国内电商行业★“新王将立★”的剧情也没能发生。以2月14日的美股为例★,拼多多的市值为1724.3亿美元,阿里的市值则达到了2963★.52亿美元。短短一年时间,拼多多的市值就从媲美阿里、变成了只有后者的不到六成。
如果阿里和京东真能占领低价心智,当年的京喜、淘特早就已经做到了★,又何必等到2023年★。现实也确实如此,随后在2024年,淘天集团宣布弱化绝对低价战略利来老牌国际怎么样、不再强推★“五星价格力”,京东这边关于“必赢之战★”的说法也变了★,下沉市场不再是一场要打赢的战役★。
低价战略失败是市场看空阿里的基础逻辑,也不再相信阿里的电商叙事利来老牌国际怎么样★,但同时拼多多却在高歌猛进,再加上TEMU在跨境电商赛道的高速增长,就使得其反超阿里成为了可能★。那么为何在短短一年时间里★,阿里和拼多多的境遇就来了一次“两极反转★”呢★?
2023年11月29日,国航电商行业迎来了历史性时刻,拼多多以1924亿美元的市值超越了1918亿美元市值的阿里巴巴★,成为美股市值最高的中概股。拼多多一份营收、利润均远超市场预期的财报,让外界看到了国内电商赛道似乎是要进行“新老交替”。
在DeepSeek-V3/R1之前,Qwen几乎是国内市场唯一被OpenAI认真对待的存在,同时也是真正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国产大模型。从某种意义来说,以Qwen2-72B登顶Hugging Face开源大模型榜单为标志,国内AI行业与美国AI行业才从“跟随”变为了“并跑”。
随着互联网厂商“上云★”的进程在疫情前夕告一段落,以及随后电信★、移动、联通等运营商云服务的出现★,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云服务商就迎来了“至暗时刻★”。连绵不断的价格战成为过去数年间国内云计算赛道的主题★,“让利”更是阿里云、腾讯云★、百度云的关键词。比如阿里云就曾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降价,其核心产品价格全线%。
好在,AI如愿成为了阿里董事长蔡崇信口中改变和加速业务增长的最强变量★,2024年下半年,阿里的通义千问Qwen模型后来者居上。此前在2024年6月7日,阿里云方面更新技术博客、发布开源模型Qwen2-72B,其性能超过了当时最强的开源模型Meta Llama3-70B★,并成为Hugging Face开源大模型榜单的第一名。
得益于强大的Qwen模型,阿里的AI工具箱迅速膨胀,AI绘画创作模型★“通义万象”、音视频模型“通义听悟”、智能编码辅助工具“通义灵码”、智能客服产品“通义晓蜜”等产品的广泛使用★,则带动了阿里云业务重回两位数的增长。更别提阿里AI业务的厚积薄发还为其赢得了与苹果的合作★,而成为Apple Intelligence本地化合作伙伴更是让阿里创下了自2022年以来的股价新高★。
只不过时隔是一年时间★,在资本市场眼中拼多多和阿里的预期来了个“王车易位”★,双方的境遇可谓是180°大转弯。此前在2023年11月,阿里和拼多多先后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★。其中阿里的财报显示,在2023年第三季度,其实现收入2247★.9亿元★、同比增长9%,净利润为266.96亿元★。
低价是拼多多的法宝,但为什么只有其建立了低价心智★,背后其实是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在发挥作用。通过让利给消费者,拼多多汇聚了足够稳定而又大量的确定性需求,再用成规模的稳定需求让供给侧放心大胆地压缩成本。更低的成本带来更低的价格,又能吸引更多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,这就是属于拼多多的“飞轮”★。
AI才是撬动这一切的杠杆★,由于阿里的AI叙事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而拼多多却没有在AI业务上发力★。此前在2023年,不仅是电商业务不及预期拖累了阿里的股价★,作为其两大核心业务之一的云计算也表现低迷,营收增速降到低个位数实在是难以让资本市场买账。
如果说阿里这份财报属于中规中矩,那么拼多多当时的财报则称得上是惊艳。在2023年第三季度★,拼多多的营收为688★.4亿元、同比增长93.9%★,实现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55.4亿元、净利润率为22.6%★。不仅营收与利润这两项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,就连被认为会拖累财报表现的跨境电商业务TEMU★,当时也有着单季翻倍的交易服务收入,在海外再造拼多多的设想俨然开始成为现实。